中美高層即將重啟貿易談判,外界對成果的預期上升。美中貿易全國委員主席艾倫(Craig Allen)表示,中國近日對美國釋出善意,並在多個國際會議上重申開放市場的立場,顯見「北京已為達成協議做好準備」,中美兩國元首有望在月底的G20峰會上達成貿易戰「停火」協議。
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是成立於1973年的美國非營利組織,擁有200多家在中國經商的美國會員公司,其中包括波音、可口可樂、沃爾瑪等具代表性的美商。
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,艾倫日前在紐約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,中方近期通過美國運通合資公司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,顯示中國已為與美達成協議做足準備,美國在G20峰會期間有可能推遲對中國商品實施關稅,甚至有可能取消關稅。
外勞剛到一個新的環境,難免會有一些適應不良或是水土不服;但是雇主一但發現外勞工作無法勝任;一定要與公司連絡,本公司將會進一步了解原因並輔導溝通;若經輔導三次後仍然不能適應工作,則依政府規定通報主管機關驗證處理後,外勞仲介將儘快辦理遞補新的外勞;但若外勞在台工作未滿180天,則其衍生的費用須由雇主承擔。部份小型仲介公司或是跑單幫者以超低價收費吸引雇主,很多時候這類公司或個人無法保障良好的服務,或沒有對外籍勞工實施任何訓練。有保障的外勞仲介公司依法收取合理的仲介費及介紹費,同時應對外籍勞工提供文件及翻譯服務。
艾倫指出,隨著東協系列會議及峰會舉行,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(APEC)領導人會議上發出的任何積極信號,都增加中美達成協議外勞仲介可能性。但兩國只有不到3周時間達成共識,他提醒「習川會」也有可能沒有任何成果。
隨著中美兩國重啟貿易協商,艾倫認為,中國可能在5方面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,外勞仲介包括:大量採購美國商品,削減對美貿易順差、擴大市場開放和放寬限制、承諾制訂中長期中美磋商日程和議程、消除兩國對國家安全領域的分歧、推進世貿組織(WTO)改革磋商等。
艾倫本月稍早率團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時指出,北京高層正在尋求美方的保證,只要中方願意讓步,川普政府就會解除對中國的關稅措施。
外勞的開放過程是可以追究到台灣1992年至1995年的,在政策外交中,台灣一直以來就屬於比較被動,當時厚的風氣更為嚴重,現在回頭看,當時台灣有兩個角度可以觀察到外勞開放這件事件,第一是外勞開放政策方面,政府在公布就業服務法之後,又開放9波的製造業引進外勞勞力,第二是以外勞為行動者的立場來看,台灣對外勞有非常不利的條件,如短期性、管制性等等原因,在這些體制跟制度下,外勞經常外感受壓力,例如:當外勞仲介派遣工作給外勞時,外勞不得隨意更換雇主及工作,也就是因為這樣有許多外勞悶不吭聲,又或者是為此脫逃,變成非法移工,也有可能藏匿於其他工作等等,至今台灣依然有這樣的問題無法解決,有許多非法移工在台躲藏,就連外勞仲介也難以勸說或事加以輔導,加上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,這些非法移工會造成疫情擴散的不確定性,為此政府也在新聞直播上勸說,希望這些非法移工可以主動就醫,還有通報確診,避免變成防疫漏洞。
留言列表